蜀锦蜀绣亮相今年的非遗节。(资料图)
从“设计界奥斯卡”德国iF入驻,到中法大师文创设计实验室落地,从“高新造”精品蜀绣亮相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到“最美书店”钟书阁在成都高新区开业,整个6月,一系列活动让“文化创意”成为了成都高新区的一大热词,也彰显着成都高新区的文创产业迎来更多历史性发展机遇。
在成都加快建设西部文创中心的背景下,成都高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文创产业创新发展?6月22日,成都高新区召开文化创业产业专家研讨会。在4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中,来自成都各高校、企业、媒体的专家围绕文化定位、品牌塑造、载体建设、企业扶持、人才引进等话题,深入探讨、分享智慧,为成都高新区的文创产业发展“支招”。专家们建议,应充分挖掘高新精神,“创”字为先,打造高新文化品牌,并结合产业发展优势,扶持文创企业、培养文化人才,为成都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发挥作用。
关键词:文化定位
着眼“文化+科技” 打造高新文化品牌
“成都高新区以创新立命,所以它的文化也一定是‘创’字为先。”泰和泰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程守太用一句话,激发了大家对成都高新区文化定位的热烈讨论。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找准成都高新区的文化归属、明确文化定位就十分重要。而突出“高”与“新”二字,是在场许多专家的共识。程守太认为,“文化+科技”是成都高新区未来文化发展的主线,应以此为品牌引领产业发展,这也得到了在场许多专家的认可。
今日头条四川分公司总经理王晓琴认为,成都高新区应当将文化定位在时尚个性、创新引领等关键词上。一方面,这符合成都高新区的对外形象,另一方面这也是许多人认同成都高新区的重要因素。王晓琴说,“新”是高新的情怀,建议着重发展现当代文化、艺术、体育项目,营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此外,发挥现在成都高新区的文创产业优势也很重要。王晓琴指出,成都高新区在以动漫游戏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业上优势明显,而且信息技术信息雄厚,文化与科技的加速融合就有了有力支撑。“现在我们动漫游戏企业的营业收入十分可观,但是文化的认同度仍然不够。我觉得是否可以考虑在产品和空间上再发力。”王晓琴建议,可以扩大制作动漫和游戏的周边产品的投入力度,进行售卖甚至出口,扩大文化影响力。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打造集企业办公、设计、体验为一体的动漫游戏园区,整体营造文化氛围,以点带面形成高新文化特色。此外,还可融入人工智能、VR/AR等高新技术,丰富文化的科技属性。
成都传媒文化投资公司监事会主席刘蔚东也表示,在成都高新区,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成都的文化“芯”城,有助于形成成都独有的城市文化标识。
关键词:文化载体
打造特色文化地标 承载高新文化记忆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研讨会上,程守太引用了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的名言,建议成都高新区大力建立并扶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丰富区域内的文化载体,打造出属于高新区自己的“文化记忆”。“我认为在这里不一定要建规模宏大的历史博物馆,我们也可以建主题型的博物馆,比如科技类、生物类等,有文化更有特色。结合成都高新区的科技创新特色,我们还可以建虚拟的博物馆、图书馆,比如数字博物馆、电子阅览室,扩展文化载体的外延。”程守太说。
另外,程守太还建议,结合成都高新区现有的凝聚人气的地标,比如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ICON·云端项目等,进行文化地标的打造,既增加了文化氛围,又可以开展展览、演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带动文化消费。
“现在成都高新区正在奋力打造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这对文创产业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重大的历史机遇。”在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志远看来,12个乡镇幅员辽阔,又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完全可以在文创产业上“大做文章”。各乡镇可结合自身的传统文化,打造出一系列特色小镇,或者就某一个民俗文化特色来打造微型博物馆,形成有规模、成体系的文化载体,还能带动旅游业发展。张志远表示,要把握住天府国际机场这个优势,充分挖掘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将在机场停留或转机的人发展为游客来源,让成都高新区的文化发挥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扶持
支持文创企业孵化 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
要将文化创意作为产业来发展,钦成实业集团董事长梁春燕认为,应当梳理文创产业的关键点,通过产业链溯源分析、跨行业资源整合,撬动整个文创产业“活起来”,实现文创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梁春燕看来,产业的发展不能忽视作为主体的企业。现在成都高新区的科技产业孵化已经十分成熟,有了一套自己的体系,孵化园区也打造得非常优质。她表示,面向文创企业,成都高新区如果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来进行孵化,应该更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中心主任伍亮吉则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提高版权意识,并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只有知识产权保护到位,才能助推有影响力的文创品牌在这里涌现,以品牌效益带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能激发文化创意从业者的原创动力,让更多优秀的原创文创产品诞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形成文创人才输出高地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在研讨会上,许多专家都表示,文创产业要发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成都高新区而言尤为重要。伍亮吉表示,成都高新区自身的人才优势非常明显。在文创产业方面,也应当充分引进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将成都高新区的文创资源真正灵活运用起来。还有海外知名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也可以用政策吸引他们来开展合作。“如果成都高新区在文创产业发展上仅仅定位为一个文化演艺高地还不够,这里应该是文化创意人才的集中地和输出地。”伍亮吉说。
成都宽云美术馆馆长黄晓进则提出,成都高新区应当在文创教育上发力,培养我们自己的文化人才。他表示,现在不少文化艺术发展领先的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这些学院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才,模式值得借鉴。“试想,如果我们能建自己的文创培训院校或机构,一方面能培养本土文创人才,让产业生态更具有持久发展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提供教师、教授等职位,邀请到海内外优秀的专家、艺术家来到成都高新区,形成人才合力,这对于文创产业发展是很有吸引力的。”黄晓进表示。
“要用人才来助推文化事业发展,也要注重文化的服务性,让文化留住人才。”梁春燕提出,成都高新区汇聚了大量高端人才,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很大,我们应当加强文化服务,将艺术、健康、体育、教育等都纳入文化的范围,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交流场所,留住人、留住心。本报记者 余书婷
四川省网络文化协会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2009SICHUANINTERNETSOCIETY.Allrightsreserved.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晖路360号晶科1号3楼 工作QQ:2136693690;联系电话:028-85508997
法律顾问: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ICP备案号:蜀ICP备17029961号